跳动的青春

作者: 时间:2024-10-25 点击数:


翻开一张张老照片,幼师生活浮现在眼前,仿佛在昨天。

报着对幼师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踏上去往徐州幼师的列车,走进心中无限憧憬的校园。看着爸爸离开的背影,对于新学校的好奇以及期待变成了寂寞与孤独。好想说爸爸别走,溜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,眼泪在眼圈里打转,爸爸回头和我挥了挥手示意我回去,虽然隔的很远,感受到爸爸也很不舍。独自回到校园的我体会到了想家的孤独,一周军训结束后,归心似箭的我踏上回家的列车,下车见到奶奶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,奶奶吓了一跳,以为我在外面受了委屈,后来每每想起这件事,奶奶经常笑着说给我听。

 至今仍清楚的记得,爸爸走后我一人孤独坐在校园的长凳上,正在伤心难过的时候,一个甜甜的声音问我你也是新来的吗?是2班的吗?我抬头看了看她,只见她穿了条白色花边连衣裙,看上去温柔可亲,长的非常甜美。我看着她点了点头,她说:“我们一起去校园散步吧”,就这样我认识了在幼师的第一位知己丁小晴,对于第一次离开家的我找到了依赖从此有了伴,不再孤独,她亲切的叫我“丫丫”,我们一起上课、一起吃饭、一起练琴……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,从此我们也成了一辈子的朋友,直到现在她一直亲切的叫我“丫丫”,这份真挚的友情让我们彼此享受一生。

扎了好多年的马尾剪成了齐耳短发,烈日下军训让我们白净的皮肤变的黝黑,百米冲刺排队打饭的大食堂,香喷喷的馒头,每天围着奎河边晨跑。一起做手工、练琴、跳舞…… 一起爬云龙山、游云龙湖、逛戏马台,一起去春游、去祭扫淮海战役牺牲的烈士,....这一件件校园往事至今都留在我的记忆里。

6ac61637d8f6cbf51d4961b6d1b092f

 

a786fc06102a2213e7e0eb434e8624d

 

    幼师的快乐生活要从20人的大宿舍开始,记得当初的宿舍是教室改造的,一个宿舍住了我们班将近一半的人数,每天下课宿舍都特别热闹,带着徐州六县一区不同的方言有说、有笑,有打闹、有笑话,睡觉有磨牙、有呼噜、有梦话……  放假回来,各自带了自己家乡的特产:煎饼、炒面、狗肉……第一次体验宿舍同学带的“香波”洗头膏,第一次学会用洗面奶……好玩、好用的东西互相分享,好吃东西一起品尝,其乐融融。第二学期我们就搬到了新的宿舍,新宿舍住了7个人,新宿舍的趣事更是说都说不完,宿舍有个同学叫郭美菊,每周一次学校午餐吃肉包子她都不喜欢吃,我们去吃饭的时候,她就会一个人躲在在宿舍吃泡面,所以大家给她起来个外号叫“肉包子”,有一次我们其他6个人吃完午饭回到宿舍,看到她刚泡好了泡面准备吃,不约而同的去抢,她身单力薄,眼看泡面保不住了,就朝着泡面“呸、呸、呸”了几下,我们又不约而同立刻停止,那动作就像有人喊口令一样唰唰齐,等大家反应过来都捧腹大笑。最令我头疼是每天早上晨跑,我喜欢睡懒觉,每天晨跑都赖着不想起床,特别期盼做值日的那一天,可以赖床几分钟,有时实在不想起床,就会和值日同学换,宁愿替她们值日,多睡几分钟,每周下来,我值日次数最多,他们都亲切的叫我大懒虫。渐渐的我适应和接受了这个大家庭,离开家的惆怅也抛之脑后,这些都成为我美好的回忆,给我的人生增添了特有的色彩。

   幼师三年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是充满自信、难忘、美好回忆的三年。没有了升学的压力,我逐渐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--舞蹈、音乐、钢琴……记得第一节舞蹈课,颇有舞蹈天赋的我被薛老师选做我们班的舞蹈课代表,我的舞蹈成绩永远都是第一,积极参加学校成立的舞蹈队,从此舞蹈房经常出现我的身影。幼师二年级的时候,在舞蹈老师吴雪梅老师的组织下,我和校舞蹈队的同学们参加了大型朝鲜族舞蹈“底蕴”的排练,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舞蹈大赛,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,这次比赛过后,我的舞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,从此更加热爱舞蹈。声乐课我出色的乐感以及节奏感多次被陈华老师选做同学们的示范,体育课上的体操、排球更是我的强项。每次学校组织大型演出活动,我都会和班级宣传委员一起用心筹划我们班的节目,在领操台上作为领操员带领全校同学一起早操,被学校老师们亲切的称为“大脑袋”的女孩……这些经历都成为自信、积极、乐观乃至影响我一生的资本。

   要说幼师最难忘的事情,记得有一次全校举行早操比赛,为了取得好成绩我们班同学在班主任滕老师和班干部带领下,冒着烈日,挥洒汗水,一遍遍不厌其烦的纠正、练习、扣动作,力争做到完美,我们信心满满,斗志昂扬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现了最好的自己,迎来了一阵阵的掌声,就在大家都觉得第一非我们班莫属的时候,事实却给了我们重重的一击,第一名与我们无缘。沮丧、无奈、委屈都涌上心头,同学们在教室里哭了,吃饭的时间到了没有一个人去,仿佛用绝食来发泄心中的委屈,滕老师心疼我们,拉来校领导安慰我们,慢慢的同学们才逐渐接受和释怀。我们虽然失去了第一,收获的是全班同学团结一致、齐心协力、共同为班级力争荣誉的这份心情是最宝贵的,值得我们珍惜和回忆。每每回想起这件事,觉得那就是青春--跳动的青春。

   短暂的三年幼师生活虽然结束了,同学、老师之间的友情没有结束,在曾经的班干部刘洋的组织下我们参加了5年同学会、10年同学会…… 聚会上有的带着孩子、有的带上爱人,时间仿佛永远定格在幼师校园。2018年,我们又一次参加了聚会,这次聚会的地点是幼师的新校区--洞山校区,在滕老师的陪伴下我们参观了新校区,听取老师和同学介绍了学校近些年的发展,感受到了学校的变化,我们在新校区食堂又一次体验了共同进餐的乐趣,说不完的问候,聊不完的往事。无论多少年不见,见面仍然还是那么亲切,那么顽皮,她们仍然亲切的称呼我“陆丫”,仿佛忘记我真实的姓名,滕老师仍然亲切的叫我们“孩子们”,无论到什么年龄我们永远是老师的“孩子们”,我喜欢这份称呼,并享受这份称呼。

现在的我们大多在幼教战线用自己所学、所思、所想影响下一代,有的离开幼教战线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。我虽然已经离开家乡徐州,定居苏州,中间也有过迷茫,也有过放弃的念头,最终我仍然选择了我热爱的幼教事业。这一份情怀只因我喜欢孩子,热爱幼教事业,超越物质,排除杂念,让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。

幼师生活带给我无限的快乐,留给我无穷的回忆,结下了难得的缘分。

作者简介:

   陆金花,19919-19946月就读徐州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,后在南京师范大学深造学前教育本科学历,1996-2008年在徐州新沂机市关幼儿园任职,2016年全家移居苏州,目前定居苏州,现任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红星幼儿园园长。喜欢孩子,热爱幼教事业,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初心,用心做教育。

 

 

 

 

校友会版权所有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       技术支持:信息网络中心